Media Coverage

  • 內地數據中心 採中大網絡編碼技術

    Media: Sing Tao Daily
    網路編碼可通過降低存儲硬體需求,減少資料存儲系統修復時間。中文大學網絡編碼研究所早前與北京思特奇信息技術簽署協議,把中大在網絡編碼相關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思特奇的移動計費數據中心,作為雲端存儲的核心技術,是研究所首次與內地科技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 中大與內地企業推廣網絡編碼技術

    Media: Sing Pao
    香港中文大學網絡編碼研究所上月與北京思特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將中大在網絡編碼相關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思特奇的移動計費數據中心,作為雲端存儲的核心技術。
  • 中大編碼成果獲內地科企應用

    Media: Wen Wei Po
    為了將大學的研究成果應用至社會,中大網絡編碼研究所上月首次與內地科技企業簽署合作協議,開拓轉移研究成果的機會,將中大在網絡編碼相關的研究成果,供業界實際應用。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何國強認為,是次協議符合中大的使命,扶持創新、孕育初創企業和知識轉移,促進人類發展。
  • 港青北上創移動聚合支付平台

    Media: Sing Tao Daily
    「我當年就估到,香港已經普及iPhone的現在,將是內地的未來;如今,內地移動支付的現在,將是全世界的未來」,內地移動支付迅速普及,加入首批移動互聯網創業團隊、在北京創立移動交易科技公司「錢方好近」的「八十後」港青李英豪,帶領團隊反哺本港市場,他接受本報專訪,細說當年隻身北上的創業故事及未來發展規劃,並直言本港支付方式「痛點不足」,移動支付不可能發展太快。
  • 中大3科學家膺IEEE院士

    Media: Wen Wei Po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3名專家賈佳亞、Chandra Nair及許建斌,獲工程學國際權威組織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頒授2018年度院士榮銜,表揚他們分別在「電腦影像技術」、「網絡信息理論」及「納米級電子材料及器件」研究的重大貢獻。據了解,每年只有不多於0.1%會員獲得此最高資格。中大工程學院現有110名教授,當中31人獲選為IEEE院士。
  • 中大三學者獲選IEEE院士

    Media: Sing Tao Daily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三名學者,包括賈佳亞、許建斌及Chandra Nair,獲工程學國際權威組織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頒授一八年度院士榮銜,以表揚他們在「電腦影像技術」、「網絡信息理論」及「納米級電子材料及器件」研究的重大貢獻,令中大工程學院迄今獲選為IEEE院士的教授人數增至三十一人。
  • 「北漂港青」發明「快遞機械人」

    Media: Sing Tao Daily
    顛覆傳統的人工智能(AI)大潮湧動,由全球多家科技及車企巨擘引領的無人駕駛技術革命走入日常生活,似乎比想像中來得更快。八十後「北漂港青」的李興龍,一年多前即瞄準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潛能,將其應用於為物流行業提供「最後一公里」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在北京中關村創立內地首家無人配送機械人公司。
  • 香港Fintech「大踏步」  機械人理財打開財富科技之門

    Media: HK01
    今年香港政府出口又出手力谷金融科技(Fintech),加上業界早已蓄勢待發,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明年或到達「臨界點」。綜合專家意見和報告,一眾金融科技應用之中,下個跑出的很可能是財富科技(Wealthtech),尤以機械人投資顧問(Robo-advisor)最教人期待。
  • 良師甘當「榴槤」 無懼學生討厭

    Media: Wen Wei Po
    近年社會尊師重道風氣日淡,尤其是大學校園,部分學生自以為「顧客至上」,要求學得容易及舒適,否則老師或要面對各種投訴及負面評核。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李浩文卻一直以學生能真正得益為先,態度嚴厲、教材難度大且要求亦高,希望學生能以所學回饋社會。
  • 藉《三國演義》教工科 中大兩教授獲獎

    Media: Ta Kung Pao
    玩“三國演義”為背景的遊戲,就可以學好電腦編程?作為心理治療師,要治療別人要先嘗試治療自己?今年獲得中大“2017年度博文教學獎”的李浩文和的蘇可蔚告訴你,改變教學方式,學生的收穫真的可以很不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