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t View

  • 前海擴區大增機遇 科技界要把握

    Media: Sing Tao Daily
    國務院於九月六日發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將前海合作區總面積擴大至一百二十平方公里,主要是為「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
  • 善用大數據教學 助學生了解國情

    Media: Sing Tao Daily
    「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訪港,向香港各界代表介紹《規劃綱要》,在青年論壇中,「國家隊」代表鼓勵香港青年多了解國情,認識國家發展大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參與以香港為核心的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 未來智慧城市 網絡安全極關鍵

    Media: HKEJ
    據美國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預測,全世界多達七成人口在2045年將在城市裏居住。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動,將給各地城市規劃帶來莫大壓力,尤其是基礎建設,例如城際交通、食物和水源、電力能源、污水處理、公共安全等設施必須緊密配合。
  • 東奧先進科技 受讚譽也招爭議

    Media: Sing Tao Daily
    萬眾期待的東京奧運會幾經波折,終於在上周日圓滿閉幕,十七天賽事共舉辦了三百三十九場比賽,競爭激烈,各國及地區運動員屢創佳績,多次打破紀錄。例如牙買加短跑選手赫拉在女子百米跑出十點六一秒成績,打破已維持了三十多年的奧運紀錄等。有運動科學專家認為,這些佳績除了依靠運動員的表現之外,科技的支持亦非常關鍵。
  • 歐盟監管AI草案 港立法宜借鏡

    Media: Sing Tao Daily
    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迅速增長,但世界各地政府卻沒有盲目地全面接受,部分對人工智能應用的負面影響憂心忡忡。以歐洲為例,歐盟委員會於今年四月公報一份人工智能監管草案,建議禁止大規模監控及基於人工智能的社會信用系統。
  • 假新聞內容複雜 機器難代人分析

    Media: HKET Daily
    大數據分析是人工智能背後的核心技術。在現實生活中,人工智能從人類日常生活的數據中學習人類文化,從中進行模仿,達至「機器代人」的目標,例如從市民閱讀報章、雜誌的習慣,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日常興趣、甚至其政治立場等,然後針對性地提供個人化的智能服務。
  • 學校創科教育 與大灣區欠銜接

    Media: Sing Tao Daily
    創新及科技局近年努力推進創科,包括鼓勵政府部門多採用創科方案、推動再工業化、提升中、小學的STEM教育水平,投放更多基礎及應用資源去支持科研等。據悉政府於過去三年付出超過一千億港元,落實多個創科項目,目標之一是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及科技中心」,這已成為政府重點政策之一。然而,香港中、小學的STEM教育推廣,與大灣區的香港人才發展似乎互不銜接,若這情況未能盡早改善,香港年輕人未來在大灣區創業、就業的機會便會大打折扣。
  • 大學基礎研究雄厚 發展香港成創科中心 河套可發揮大灣區科技轉移功能

    Media: Master Insight
    香港大學科研基礎好,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香港可發展成創科中心,因為香港科研底氣足實力雄厚人才濟濟,大灣區應建立大灣區研究基金推動研究 。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 台處理出軌事故 顯港軟實力優勢

    Media: Sing Tao Daily
    四月二日台灣花蓮發生嚴重鐵路事故,滿載乘客的火車與從山坡滑下的工程車相撞,造成四十九人死亡,包括年輕的火車司機。台灣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翻看列車的「黑盒」,了解到司機看到工程車時已盡全力煞車。死者已矣,台灣鐵路管理局堅持殉職司機英勇盡責,然而,卻有部分人認為司機若於意外發生之前能及早慢駛,撞擊力便會大大減輕,死傷人數便不會如此慘重。雖然筆者對此評論不盡同意,但這一說法也是當頭棒喝,引發幾個技術問題:為甚麽司機是唯一的把關者?為甚麽到了最後七秒鐘,他才知道前面有失事工程車?這些問題,也值得香港設計運輸糸統的人思考。
  • 新選制有深意 科技創新受重視

    Media: Sing Tao Daily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的修訂,筆者對此表示支持,希望政府盡力向公眾進行解說工作,盡快啟動立法程序,讓接下來多個選舉可以有序進行。筆者特別留意到,新選舉制度反映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也顯示創科對香港未來發展的作用會加強。

Pages